2015/11/9

更新你的身心APP|亞歷山大技巧原則


撰文 / 劉岱萱 (Aimee Liu)

如果你下載了一個APP
應用程式到手機裡,日子久了卻發現有問題、跑不動或發生錯誤,你會怎麼做?一般人不外乎是刪除它,然後重新下載一個調整後的更新版。亞歷山大技巧其實就是幫助你發現自己身心使用中效率不彰的APP(身心慣性),協助你停止使用它,然後更新為較有效率、較佳的新版本。

當然,人類心智與身體的對話關係比APP應用程式要來得繁複精密多了,也因此我們需要花較多時間與精神重新學習如何更新自己的身心使用模式。以下簡單介紹亞歷山大技巧的基本原則與操作方式,未來我們會再陸續就各項原則有更深入的說明與討論。

我們日常生活中任何的活動,都是透過大腦--神經系統--肌肉骨骼三種系統相互協調運作才得以完成,如果身體感覺痠痛不舒服,只解決肌肉骨骼的問題或許可以得到短暫的症狀舒緩,但很多研究也指出單純訓練單一部位的肌肉對整體結構的改善很有限。
解決問題的最根本辦法,是找出那些錯誤的、不必要存在的、浪費資源、需要更新的APP,重新認識我們是如何使用自己身心,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自我本體感覺來增進對整體身體使用的掌控。

所以,亞歷山大技巧的原則是:
藉由覺察、認知與抑制慣性反應來調整錯誤的身體感覺認知,協助人們恢復整體身心使用的效率與活力:包含呼吸、姿態、動作聲音運用等等。在亞歷山大技巧課堂上,老師不會教你什麼新的動作」,而更像是教你一套「武功心法」,教你如何想、如何利用這個思維歷程去認識與重建你個人的身心反應模式,然後你便可以應用這個心法在任何活動中。

亞歷山大技巧的操作方式為
• 自我覺察(Awareness)
覺察自己的當下狀態,不急於試圖改變或調整,純粹地觀察與聆聽身體的給予的訊息。

• 抑制慣性反應(Inhibition)
停止慣性的反應,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緊繃張力。

• 有意識地引導身體意向(Directions)
亞歷山大發現「頭--軀幹」三者的相互關係,在身體功能的發揮程度與協調性的建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將此關係稱為身體的「首要基礎控制 (Primary Control)」。有意識地引導身體意向便是以頭-頸關係為始再影響全身,讓心智給予自己以下四個身體意向:
1. 讓頸部鬆開,使頭得已平衡於脊椎頂端
2. 讓身體軀幹鬆開,使它得以向上向外延伸與延展
3. 讓腿從軀幹鬆開,膝蓋向前鬆開
4. 讓肩膀向外鬆開



Alexander Technique directions


要注意的是,當我們以意識引導上述身體意向時,我們並不是要「做」什麼去「使它發生」,反而需要「不做」想法會引領身體「讓它發生 」。這是亞歷山大技巧中重視的其中一項概念:「non-doing--- 無為 --- 當我們學會放與捨,身心才能真正彼此聆聽溝通,而不僅是延續舊有熟悉的固著反應。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會以雙手觸碰感受學生的變化,並以雙手及口語引導協助學生覺察錯誤的動覺認知、解構原有的身心反應慣性。以此反覆練習,逐漸地學生便能跳脫日積月累的習慣,而產生新的、較有效率的使用身體模式。


若您是第一次接觸亞歷山大技巧,建議您先至我們的官網上瞭解關於亞歷山大技巧的基本介紹、益處以及常見問與答。
如您有任何疑問或學習心得,歡迎您透過EmailFacebook
與我們聯繫與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