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4

時時清掃身心慣性,建立正確有效的動作模式



You can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HERE

撰文 / 劉岱萱(Aimee Liu)

您正在做過年前的大掃除工作嗎?透過清掃整理歸納,重新檢視空間中該除舊佈新的地方,往往能重新帶給家中嶄新有朝氣的感覺。對待自己的身心,也是同理。

我們的肌肉記憶了我們使用自己的方式。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是一種自然機制,當我們的身體學習一件事情的時候,動員適當的運動單元來完成所需的動作,並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創造出「通路(Pathways)」,讓動作變得自動而成為肌肉記憶的一部分,當我們越頻繁地使用這些「通路」,你的肌肉記憶會越牢固。所以即使你有一段時間不從事某些運動(如:騎自行車、游泳、跑步...等)當你又重新開始進行這些事時,身體會比剛開始學習時更快地熟悉

肌肉記憶不只存在於特定的運動學習上,也同樣存在於我們自出生以來開始進行身體活動的每一刻,從您開始學習抬頭、爬行、坐、站、走路、奔跑,這些過程都一點一滴的經由大腦的學習而累積成為肌肉記憶的一部分。


人們在談論「肌肉」時,往往容易把人的身體狀態與心理意識劃分為二,然而肌肉記憶並不是純「身體性」的,它除了記錄身體的使用,其實同樣也記錄了我們的情緒、意念、甚至是思考模式。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您回想快樂的、悲傷的、氣憤的...種種記憶時,您的身體肌肉會因此回應著不同的肌肉張力;或是當你遇到意念中某種害怕的事物,常常在你還未自覺前,你的肌肉就已經早你的大腦一步開始緊繃備戰了。

有效率的肌肉記憶能幫助您在各項表現時得心應手,然而,有時因為不良的身體認知與訓練、受傷後身體利用代償執行動作、缺乏自覺習慣、或長期的情緒壓抑 ,這些都可能會創造錯誤的神經通路和動作模式,而逐漸成為難以改變或不自覺的慣性。

每個人都有慣性,慣性就像是灰塵,它必然會累積在我們的生命中,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學會如何面對它、清掃它。或許你會覺得:「天哪,慣性是壞東西,是骯髒的灰塵,讓我們永遠去除它吧!」我必須說,生命不可能是無塵室(真住在無塵室裡恐怕也有點嚇人又無聊吧)。我們的身心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家」,感謝灰塵的存在,每一次的清掃,都讓我們有重新審視「家」的機會, 重新愛上這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亞歷山大技巧就是一項幫助你學會發覺、面對與清掃慣性的工具。它不是心理治療(雖然很多人會驚訝地發現練習這項技巧幫助了他們的心理層面,如:情緒管理),所以亞技老師並不會帶領學生去尋找這些肌肉記憶的源頭。我們關注當下, 透過提供正確知識、觀察、以及雙手觸碰引導,幫助學生學生真實地覺察現有的狀態,在簡單的動作中審視身心慣性,讓大腦能重新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創造有效率的「通路」,讓學生找到煥然一新的動作模式。

亞技老師的引導可以讓你較快地發覺慣性並學會這項技巧,畢竟慣性之所以是慣性,經常就是難以被自己所察覺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你不能開始練習自我覺察以及身心對話,你才是覺察的本體。

每一次的行走、坐下、站起來,或是站在路邊等車等人的時刻,都可以是你練習的機會。 可以的話,更鼓勵大家每天花10-15分鐘進行「半仰臥放鬆引導」。試著不帶評價的觀察自己頭與頸部的關係、觀察自己的呼吸、觀察自己的脊椎、觀察自己想改變什麼慾望與衝動、觀察這樣的想法是否造成肌肉的張力或身體的改變....從願意多一秒的時間給自己覺察的機會,你就已經開始清掃環境了。

歡迎大家與我們分享你的覺察經驗,也想一想,對你而言「覺察」指的是什麼?下一次,我將從亞歷山大技巧的觀點,分享「覺察」的不同層次。

延伸閱讀:放下你的身體手煞車


Subscribe AT
C Newsletter and receive a FREE gift from us!

Sign up and receive tips, inspiration and advance notice of upcoming classes and workshops.
FREE GIFT FOR SUBSCRIBERS
Free guide of Constructive Rest Practice (in both Chinese & English). 
訂閱ATC電子報獲得最新訊息,並免費下載「半仰臥放鬆引導練習」精簡版講義(中英雙語)
Subscribe Now 馬上訂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